首页 > 文章中心
-
英特尔代工:明确重点广合作,服务客户铸信任31 发布日期:2025-05-07 09:54:14 “今天,2025英特尔代工大会(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)开幕,英特尔分享了多代核心制程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,并宣布了全新的生态系统项目和合作关系。此外,行业领袖齐聚一堂,探讨英特尔的系统级代工模式如何促进与合作伙伴的协同,帮助客户推进创新。‘’
-
宁德时代宣布成为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35 发布日期:2025-05-07 09:54:05 “宁德时代今日官宣,该公司 4 月 27 日获得两张 GB 38031-2025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以下简称“新国标”)检测报告,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。其中,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。”
-
2025 年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微涨 0.2%,小米手机依旧保持第三68 发布日期:2025-05-07 09:53:57 “根据 Canalys(现隶属于 Omdia)的最新研究,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录得 0.2% 的微弱增长,出货量达到 2.969 亿部。随着换机高峰周期的结束以及供应商优先考虑更健康的库存水平,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连续第三个季度放缓。‘’
-
台积电启动亚利桑那州第三座晶圆厂建设,加速美国扩产布局26 发布日期:2025-05-06 09:47:09 “据彭博社报导,在美国特朗普政府计划对半导体加征关税之际,台积电已开始启动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第三座晶圆厂的工程建设,以加速在美国的扩产脚步。”
-
比亚迪储能:12.5GWh 全球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出货28 发布日期:2025-05-06 09:47:02 “据比亚迪储能消息,其 120 台 MC Cube-T 魔方储能系统柜于 4 月 27 日在广西北部湾港北集司码头完成吊装作业,顺利装船。作为 12.5GWh 全球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出货的“先行军”,该批比亚迪魔方将直航中东沙特,助力当地能源转型。”
-
Molex莫仕尖端连接解决方案 面向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、移动设备和智能家电42 发布日期:2025-05-06 09:46:54 “随着中国数字环境不断发展,各个行业对高速、高性能连接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。作为全球电子产品领导者和连接技术创新者,Molex莫仕在刚结束的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(electronica China ) 上重点展示了用于人工智能驱动数据中心的最新解决方案,以及面向下一代移动设备和智能家电的先进连接技术。‘’
-
芯原推出业界领先的车规级智慧驾驶SoC设计平台33 发布日期:2025-05-05 09:45:59 “芯原股份(芯原,股票代码:688521.SH)近日宣布其车规级高性能智慧驾驶系统级芯片(SoC)设计平台已完成验证,并在客户项目上成功实施。基于芯原的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(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, SiPaaS)业务模式,该平台可为自动驾驶、智能驾驶辅助系统(ADAS)等高性能计算需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。‘’
-
村田制作所与Rohde Schwarz公司联合研发Digital Envelope Tracking的省电效果的RF系统36 发布日期:2025-05-05 09:45:52 “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(以下简称“村田”)与Rohde & Schwarz GmbH & Co. KG(总部:德国慕尼黑,以下简称”Rohde & Schwarz公司”)联合开发了RF(Radio Frequency)1系统(以下简称“本系统”),用于测量村田专有的功率控制技术——Digital ET (Digital Envelope Tracking)2的效果。通过使用本系统,可以高精度地测量5G和6G等的通信设备中Digital ET的省电效果。 ‘’
-
中国车用模拟芯片最大本土供应商纳芯微开始冲击港交所IPO43 发布日期:2025-05-05 09:45:38 “港交所网站显示,纳芯微已于4月25日递表港交所,正式开启港股IPO。作为一家fabless公司,纳芯微围绕(i)汽车电子(ii)泛能源及(iii)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,提供丰富、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。纳芯微的传感器产品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构成了从(i)感知、(ii)信号处理到(iii)系统供电及功率驱动的完整系统链路,在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和交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‘’
-
消息称三星电子已规划在 1d nm 传统结构内存后导入 VCT DRAM 技术46 发布日期:2025-04-30 09:53:54 “韩媒 SE Daily 援引业界消息报道称,三星电子内部已制定了在第 7 代 10nm 级 DRAM 内存工艺 1d nm 后即导入 VCT 垂直通道晶体管技术的路线图,相关产品有望最早于 2~3 年内面世。‘’